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當期季刊

臺北文獻

臺北文獻直字第226期,民國112(2023)年12月臺北文獻226期封面

封面

圖片授權提供/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撰文/魏伶容 封面設計/高挺育

頁:卷首

摘要:

新芳春茶行

茶產業在臺灣經濟史上有著重要地位。1860年代淡水開港,大稻埕成為對外通商口岸,茶葉是當時大稻埕主要出口商品,帶動區域發展興盛,商行興建各式具東西建築特色的洋樓,為大稻埕街景一大特色。 位於今民生西路的新芳春茶行,興建於1930年代,日治時期為大稻埕地區茶葉外銷南洋地點之一,建築物為3樓店屋形式,為臺北市少數完整保存至今的住商混合洋樓。建築已獲指定為市定古蹟,目前開放參觀,走入其中,宛如置身昔日茶香歲月,探訪臺灣茶業輝煌年代。

關鍵詞:封面

 

圖片

文獻館: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文物 館藏書

頁:彩色頁

摘要:館藏書畫

關鍵詞: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文物

 

主編的話

黃秀政

頁:1-2

關鍵詞:主編的話

 

口述歷史

「治史與修志」學者口述歷史座談會紀錄

頁:3-46


 附錄 泛談「治史」與「修志」

附錄 泛談「治史」與「修志」

林呈蓉

頁:47-52

 

研究專文

蔡承豪:小地域的變貌:清代大直地區的地權轉換與多元生業

頁:53-92

摘要

隨著漢籍移民的大量移入,臺北地區在18世紀初開始進入農墾快速擴張時期,域內各小地域的人文與自然面貌隨之改觀。由基隆河及五指山脈的文間山、雞南山、劍潭山等所環繞,包含沖積平原、山林及水域的狹長獨立小地域――大直地區,同遭受影響。此一地域原為奇母子社大直分社的活動區域,但在漢人移民對土地需求之進逼,加以到國家賦稅及貨幣經濟的影響,社眾於18世紀中葉開始招攬漢佃進入開墾。而隨土地契約的訂立,「大直」一詞在乾隆33年(1768)首度出現於文獻當中。

雖招攬漢人得以獲取租穀,卻導致部落地權的逐漸流失,大直地區在18世紀晚期並逐步轉化為漢庄。而由於無法興建具規模的水利設施,僅能仰賴水陂,此地域的水田比例受到限制。但周遭多樣的山林與河川資源,居民發展出撈捕水產、畜養牛羊、採伐竹林、打石、磚瓦煉製及客貨船運等多元生業樣貌,惟並未形成大規模的商業市集。

臺北盆地內的各小地域間,順應人群的動機及自然環境資源差異,逐步建構出各具特色的發展軌跡。清代大直地區的變貌,應可作為未來延伸對照的基礎案例之一。

關鍵詞:基隆河、五指山脈、奇母子社、水陂、打石業

 

研究專文

郭明芳:《淡水廳志》收支明細所見廳志編纂與刊印

頁:93-128

摘要

淡水廳位今臺中以北廣袤區域,設治於雍正元年(1723),光緒元年(1875)改設淡水、新竹二縣。同治10年(1871)廳署刊本《淡水廳志》可說是設廳以來唯一一部志書,記載雍正至同治間淡水廳事。本文就新發現的《淡水廳志》「收支明細」兩種,重新討論《淡水廳志》編纂與刊印,本文計分四節,即(一)《淡水廳志》與收支明細概述;(二)《淡水廳志》編纂始末再考;(三)《淡水廳志》的纂修經費;(四)《淡水廳志》的刊印經費。

關鍵詞:《淡水廳志》、地方志、編纂、刻印、收支明細

 

研究專文

陳志豪 蘇宗振:日治時期包種茶臺籍製茶師的貢獻:以臺北州為討論中心

頁:129-178

摘要

日治時期臺灣茶產業的技術研究與產業發展,確立茶葉長期為臺灣重要出口商品的地位,而臺籍製茶師也在這段產業升級過程中扮演重要地位,特別是包種茶的製作與研發。但過去囿於史料限制,較少專文討論臺籍製茶師的貢獻,故本文以日治時期包種茶製茶技術與教育推廣為題,說明臺籍製茶師在技術研發與教育推廣的重要貢獻。同時,由於日治時期包種茶製茶技術初以臺北州為主,故本文又以臺北州的臺籍製茶師為核心,特別說明魏靜時等製茶師的重要貢獻。這些貢獻包括長達十餘年的教育推廣,每年培訓數十名不等的製茶人員,讓包種茶技術得以推廣至臺灣各地,同時也在內湖庄的大坑地區(今日南港區舊莊里一帶)成立臺北州農會製茶講習所,提供宿舍給各地學員住宿。臺製茶師的技術研發、教育推廣,不僅是臺灣茶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臺北地區重要的歷史背景,甚至可作為地方文化創生之基礎。

關鍵詞:包種茶、製茶、臺籍製茶師、南港、魏靜時

 

研究專文

李仲傑:為民為國爭自由:日治文人石中英的家國書寫

頁:179-214

摘要

日治文人石中英寫作面向豐富,其作品除了書寫愛情、家庭外,更有涉及國族、社會議題之詩詞。在日本統治臺灣期間,石中英不僅書寫詩詞譴責日本,更跟隨丈夫呂伯雄的腳步,加入抗日義軍,試圖光復臺灣。對日抗戰結束後,石中英重返臺灣,但好景不常,二二八事件的爆發,使得石中英從此絕意政治。石中英晚年雖淡出政治圈,但她依舊關心政治,轉用文字表現對於祖國赤化的憂慮。從石中英的家國書寫作品中,可以看出她對異族侵略的不滿,以及對共產黨竊據中國的憤怒;她用手中的筆,記錄下臺灣經歷的點點滴滴,她對臺灣的愛與關懷不言而喻,令人為之動容。

關鍵詞:日治時期、石中英、《芸香閣儷玉吟草》、抗日詩詞、家國書寫

 

人文采風

何良正:大稻埕的老醫生和老病院

頁:235-250


大事記

文獻館:臺北市大事記

民國112年07月至09月

頁:251-280

關鍵詞:大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