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學簡介
民國93年(2004)臺北建城120週年,94年文化局舉辦第1屆臺北學研討會「重訪台北 隱喻想像與賦形蛻變」,從歷史、思潮、地景、產業、文學、音樂、戲劇、電影等14個面向綜論臺北,第2屆起由本館辦臺北學活動。
第一屆臺北學:
以「重訪臺北:隱喻想像與賦形蛻變」為題舉辦學術研討會,從歷史、思潮、地景、產業、文學、音樂、戲劇、電影等14個面向綜論臺北,邀請12位國內各領域著名專家學者發表14篇論文。
第二屆臺北學:
以「航向世界的臺北:探尋華人的海洋文化」為題,以「貿易與航運」、「產業與生活」、「移民與多元社會」、「海洋與文化風格」、「移民與宗教信仰」五大面向切入,邀請18位國內各領域著名專家學者發表16篇論文。
第三屆臺北學:
配合整治淡水河及復育周邊生態景觀,以「淡水河」與「水」為主題舉辦5場專題演講,邀請5位相關專家學者主講;另舉辦「淡水河親子采風活動」,以互動性、趣味性活動,帶領民眾找回舊時水岸記憶與感動。
第四屆臺北學:
以「創意城市」為題,舉辦系列活動包括「創意say臺北」,邀請12位不同領域的創意菁英進行6場專題對談;「創意in臺北」藉由舉辦網路推薦臺北近代與當代創意人士;「創意find臺北」於剝皮寮街區以臺北時光機、演化臺北競賽等創意活動。
第五屆臺北學:
延續臺北舉辦「世界設計大會」熱潮與申辦「2016世界設計之都」政策,以「設計城市」為主題概念,邀請10位設計領域專家學者對談;另舉辦「臺北史蹟及設計工作坊」,讓業界設計師參與工作坊,以學習、應用臺北古蹟與歷史文化元素,進而開發創意商品,包含6場室內課程及5場戶外導覽,約計99位設計師參與活動。
第六屆臺北學:
紀念臺北建城130週年,以「記憶與地景:臺北城市變遷的多重詮釋記憶與景觀」(Memory and Landscape:Multi-interpretation of Taipei in Translation)」為主題,邀請30位專家學者共同參與論文發表與評論。
第七屆臺北學:
以「跨域美學對話錄:從理性思辯開展的臺北城市公民美學行動」為主題,舉辦2場專題演講、5場次共10篇論文發表,以臺北城市美學公民行動之概念,結合大學師生與社區公民團體力量走進巷弄和社區,推動多元聲音的發生。首次邀請「雅思公民」於綜合座談會與學者對談。並於學術研討會前舉辦各系列講座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