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直字第204期民國107(2018)年06月

臺北直字第204期民國107(2018)年06月

  • 封面
    • 魏伶容撰文/劉伯樂繪圖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師生玉山登頂
    • 頁: 卷首
    • 摘要: 1920年代,臺灣學生攀登玉山(時稱新高山)蔚為風潮,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也於長期體能訓練後,挑選出優秀學生,身著制服裙裝,攜帶簡易裝備,在老師帶領下攀登玉山。圖為三高女師生登頂成功後,一同於山頂振臂合影,留下珍貴的影像紀錄。
    • 關鍵字: 封面
  • 圖片
    • 文獻館 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文物
    • 頁: 彩色頁
    • 摘要: 本文介紹臺北第三高女校友聯誼會(以下簡稱三高女聯誼會)資料,並討論其研究上的可能性。三高女聯誼會成立於1957 年,是由戰前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畢業生所組成。2017年三高女聯誼會成立滿60 年後,以成員年事已高,決定終止活動,並將相關資料捐贈給中研院臺史所。三高女聯誼會資料可分為4 類,其中最主要者為戰前三高女畢業紀念冊,以及三高女聯誼會出版品。其中三高女畢業紀念冊收錄許多三高女校園記錄,是珍貴的一手史料。聯誼會出版品雖然出版時間較晚近(大致在1980 年代晚期以後),但因內容上跨越戰前、戰後,且收錄許多三高女畢業學生的介紹、三高女時期的回憶文章,以及珍貴的照片、文物影像,同樣具有高度史料價值。有鑑於史料的價值在於研究,因此本文也嘗試從三個方面討論聯誼會資料在研究上的可能性:三高女本身的歷史研究、臺灣教育/女子教育史研究,以及臺灣女性史。
    • 關鍵字: 臺北憶舊,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文物
  • 主編的話
    • 詹素娟 主編的話
    • 頁: 1-2
    • 摘要: 
    • 關鍵字:
  • 專欄
    • 莊永明 宣揚政治結社意義的特刊
    • 頁: 3-4
    • 摘要: 
    • 關鍵字:
  • 口述歷史
    • 文獻館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含第二女中、中山女高)校友口述歷史座談會會議紀錄
    • 頁: 5-66
    • 摘要: 
    • 關鍵字: 口述歷史
  • 口述歷史
    • 曾文亮 史料與記憶:「臺北第三高女校友聯誼會」資料介紹——兼論其研究上之可能性
    • 頁: 67-101
    • 摘要: 本文介紹臺北第三高女校友聯誼會(以下簡稱三高女聯誼會)資料,並討論其研究上的可能性。三高女聯誼會成立於1957 年,是由戰前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畢業生所組成。2017年三高女聯誼會成立滿60 年後,以成員年事已高,決定終止活動,並將相關資料捐贈給中研院臺史所。三高女聯誼會資料可分為4 類,其中最主要者為戰前三高女畢業紀念冊,以及三高女聯誼會出版品。其中三高女畢業紀念冊收錄許多三高女校園記錄,是珍貴的一手史料。聯誼會出版品雖然出版時間較晚近(大致在1980 年代晚期以後),但因內容上跨越戰前、戰後,且收錄許多三高女畢業學生的介紹、三高女時期的回憶文章,以及珍貴的照片、文物影像,同樣具有高度史料價值。有鑑於史料的價值在於研究,因此本文也嘗試從三個方面討論聯誼會資料在研究上的可能性:三高女本身的歷史研究、臺灣教育/女子教育史研究,以及臺灣女性史。
    • 關鍵字: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臺北第三高女校友聯誼會,臺灣教育史,臺灣女性史
  • 研究專文
    • 卓姿均 日治時期臺灣高等女學校之設置
    • 頁: 103-145
    • 摘要: 高等女學校係為日本戰前的女子中等教育機構,1922年以前臺日不共學,1922 年「新臺灣教育令」頒布後,在臺日人與臺灣人所就讀的女子中等教育機構,皆為高等女學校。高等女學校在1924 年達到第一個巔峰,除了日本政府掌控較薄弱的東部之外,西部的五州皆設有高等女學校。在此之後,高等女學校的設置數量,呈現停滯的狀態。1937 年以降,才又再度陸續設置高等女學校,達到另一個高峰。高等女學校的設置,其設置年代與背景皆略有所不同,與官方政策、地方社會息息相關。本文挑選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新竹高等女學校與蘭陽高等女學校為個案,討論官方與地方社會之間對於高等女學校設置的影響,從而究明殖民地臺灣高等女學校的設置情形。
    • 關鍵字: 女子中等教育,高等女學校,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新竹高等女學校,蘭陽高等女學校
  • 研究專文
    • 津田勤子 一位「新女性」的夢想與糾葛──以三高女校友陳勤的生命故事與文藝作品為中心(1922-2017)
    • 頁: 147-185
    • 摘要: 本研究以1938年從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以下簡稱三高女)畢業,並跨越戰前與戰後,身為小學老師的女性:陳勤作個案的研究。透過她的生命故事與文藝作品,來討論兩個議題。第一,日治末期臺灣女性如何呈現「殖民現代性」。1920年代開始,臺灣所出現的「新女性」,她們對何種事物抱著夢想?現實狀況與夢想之間又如何糾葛?第二,在新女性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並提升社會地位時,養成新女性的空間:三高女給予她們什麼樣的影響?筆者自2011年開始,對三高女校友陳勤進行口述訪談,記錄並重新敘述她從出生到晚年的生命故事。本文前半段討論陳勤個人的生命故事,後半段則以陳勤在文藝刊物《杏》中刊出的詩作進行分析,將23篇作品分類三個主題方向。
    • 關鍵字: 新女性,三高女,陳勤,杏,殖民現代性
  • 研究專文
    • 陳東昇、林祥昌 日治時期臺北商業學校初探(1917─1945)
    • 頁: 187-219
    • 摘要: 臺北商業學校自1917年創立以來,擔負了培養臺灣商業人才的重任。校名從初設的臺灣總督府商業學校,到1922年改隸臺北州後,依序更名臺北州立商業學校、臺北州立臺北商業學校,並設立夜間講習所。1936年更成立臺北州立第二商業學校,擴大臺籍人士的就學機會。校地部分,從一開始暫寄臺北第一中學校,1920年借用臺北舊總督府官舍,1924年再搬遷至幸町校區,並沿用至今。臺北商業學校的課程內容,相當強調專業科目,為了配合日本南向目標,也注重支那語及馬來語的修習。不過因為殖民地待遇差異,臺人不僅入學較為困難,也容易遭受日籍學生欺負。不過,畢業學生不論升學或是就業,都能取得不錯的成果。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國民政府來臺接收,臺北州立第一、第二商業學校也改稱臺灣省立第一、第二商業學校,隨後在1946年合併為臺灣省立臺北商業職業學校。自此穩定發展至今,為臺灣培養十數萬的商業專業人才,是謂臺灣商業人才的搖籃。
    • 關鍵字: 臺灣總督府立商業學校,臺北州立臺北商業學校,臺北州立臺北第二商業學校,臺灣省立臺北商業職業學校,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 人文采風
    • 陳浩泰、簡錦祥 北投陳氏相公支脈現存文化資產簡述
    • 頁: 221-229
    • 摘要: 
    • 關鍵字: 人文采風
  • 大事記
    • 文獻館 臺北市大事記
    • 頁: 231-279
    • 摘要: 
    • 關鍵字: 大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