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直字第181期民國101(2012)年09月

臺北直字第181期民國101(2012)年09月 

  • 封面
    • 吳昭明撰文/劉伯樂繪圖 松山文創園區
    • 頁: 卷首
    • 摘要: 「松山菸廠」前身為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煙草工場」,坐落於當時興雅八三○番地(今光復南路133號一帶),臺灣光復後,專製捲菸、菸絲及雪茄等菸草製品。 松菸在規劃時即引入「工業村」概念,設置員工宿舍、醫護室、育嬰室,重視員工福利。因此,員工以廠為家之感情特別濃厚,而工廠對員工福利(如育嬰房等)及生產環境亦特別重視(如中庭花園等),是產業史上非常重要代表。 松菸建築風格屬「日本初現代主義」作品,強調水平視線,形式簡潔典雅,面磚、琉璃及銅釘都是特別定製的建材,做工精細,堪稱當時工業廠房之楷模。 民國91年4月經市府公告,指定其辦公廳、製菸工場、鍋爐房、一至五號倉庫為古蹟,另,登錄育嬰室、檢查室、機械修理廠為歷史建築。 目前松菸園區,刻正引進文創產業、大巨蛋等設施,現正全力施工中,未來的松菸將成為臺灣文化創意產業及設計產業的重要基地,遠景可期。
    • 關鍵字: 封面
  • 圖片
    • 李學樵 螃蟹水墨/臺北市文獻會典藏臺灣早期字畫選輯
    • 頁: 卷首
    • 摘要: 李學樵名天民,號鳴皋,臺北雙連人,於清光緒初葉。詩畫皆工,師朱少敬,畫以蟹、梅、蘭、菊、竹等聞名,曾參與「瀛社」、「鷺洲詩社」等詩社。 此畫繪於臺北大稻埕,贈送當時著名的江山樓主人,圖中螃蟹不論在造型及姿態上,栩栩如生,亦顯出文士與當地的密切關係。
    • 關鍵字: 書情畫意
  • 圖片
    • 張國珍 奇峰瀑布/臺北市文獻會典藏臺灣早期字畫選輯
    • 頁: 卷首
    • 摘要: 張國珍(1901~1960),字君聘,號友石、璞廬,臺灣新竹人。自幼頗精書法。先後主持「益精會」與「臺灣麗澤會」,對新竹書風之倡導,厥偉有功。 此幅作於1937年。畫面主峰層疊矗立,奇側於右,峻峭崢嶸,灌木叢生,山頂形如背弓,宛若拱手作揖,姿態上與中景左右相向的嶙峋巨岩,相互呼應,三者方向恰恰交集於畫面中心的Z字形河道及奔流而下的瀑布,亭觀、拱橋隱於中景的山豁之間,前景以三角形留白的構圖,形成寬闊的河道風景,僅以小塊溪石點綴其間。全幅邈無人蹤,山光水色,自有一番荒莽雄偉的氣勢。
    • 關鍵字: 書情畫意
  • 圖片
    • 朱少敬 淡彩人物/臺北市文獻會典藏臺灣早期字畫選輯
    • 頁: 卷首
    • 摘要: 朱少敬原名長,號鶴波,大稻埕人。所繪蟹類以神妙品稱於世。惟書法拙劣,有作皆不署。晚年工寫道釋神鬼人物,行筆磊落,命意超逸,頗得吳道子尺度,與林覺、葉王併稱臺灣三異。 此作中的人物,同樣延續朱少敬對於個別人物特徵的興趣,畫中的一老叟、一小僮、一仕女,不論在面容及五官的刻畫上,皆獨具匠心。
    • 關鍵字: 書情畫意
  • 圖片
    • 羅坤 扇面、山水斗方/臺北市文獻會典藏臺灣早期字畫選輯
    • 頁: 卷首
    • 摘要: 畫中有兩艘漁舟,舟上各有兩人於船頭及船尾撐篙。兩隻船的方向一直行、一橫渡,造成了某種有趣的張力效果。河岸的坡面綿延數里,然而,畫家刻意以濃淡及留白的手法,表現出對於立體趣味的追求,此作法也可見於漁船棚面的描繪。因此,此作雖似源自元代吳鎮的漁父圖傳統,然而,卻也見出對於光影立面掌握的別出心裁。
    • 關鍵字: 書情畫意
  • 口述歷史
    • 文獻會 「松山菸廠今昔風華」口述歷史座談會
    • 頁: 1-50
    • 摘要:  
    • 關鍵字: 口述歷史
  • 研究專文
    • 米復國、張志源 臺北萬華剝皮寮的街名及都市空間角色
    • 頁: 51-94
    • 摘要: 本文主要就《艋舺剝皮寮古街歷史價值調查研究》(1998)一書討論剝皮寮街區歷史社會發展脈絡的內容進行改寫,透過地契、屋契、家屋改築的許可、地圖、日人初設籍除戶戶口調查簿資料,就臺北萬華剝皮寮老街的舊名及地區角色進行分析。研究結論發現:1.臺北艋舺剝皮寮街名,清代稱為「福皮?街」、「福地?街」,日治初期稱為「北皮?街」,並為新富町及八甲町的範圍。2.剝皮寮地名爭議,由居民與文獻上考證主要有「剝獸皮」、「剝樹皮」二說,另本研究請教歷史學者有「以北皮?街名發音做音義解釋」一說,經過歸納分析,「以北皮?街名發音做音義解釋」之解釋本研究認為最為恰當。3.從地圖分析剝皮寮街道及周邊地景之改變,可看到剝皮寮街區與當時的社會文化環境相互融合。4.從剝皮寮居民的職業及該街區日人初設籍除戶戶口調查簿的資料,可以瞭解大部分居民最初即居住於該地,少部分居民從外地搬遷過來,此處產業有金銀紙製造商、米商、魚商、道士、什貨商、獸肉販賣商、石炭商、果子行商、野菜行商、藥商、葬儀工、傭人、苦力、拖車夫、薪炭商等,充滿了多樣性。5.艋舺剝皮寮的空間角色包括:(1)剝皮寮街尾為清代艋舺陸路中軍守備署;(2)剝皮寮街是清代艋舺與古亭庄必經要道;(3)剝皮寮是艋舺祭祀圈的一部分;(4)剝皮寮街是清末唐景崧遊行艋舺隊伍行進路線的起點。
    • 關鍵字: 城市發展、剝皮寮、都市空間、福皮藔街、福地藔街、北皮藔街
  • 研究專文
    • 尹章義 從天地會「賊首」到「義首」到開蘭「墾首」─吳沙的出身以及「聚眾奪地、違例開邊」的藉口
    • 頁: 95-157
    • 摘要:  
    • 關鍵字: 人物評述
  • 研究專文
    • 董秀雲 開蘭功臣吳沙事略探索
    • 頁: 159-164
    • 摘要:  
    • 關鍵字: 人物評述
  • 研究專文
    • 林炳炎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創立的學校從電氣講習所到從業員養成所
    • 頁: 165-189
    • 摘要: 臺灣的電力事業是開始時是由總督府經營,剛開始時規模小,其使用技術人力全由日本人擔任,再輔以臺灣人傭人、雜使(工友之類)。1919年為了日月潭水力發電計畫,創立臺灣電力株式會社,此時雖有臺北工業與臺灣商工等學校提供技術人力,臺灣人透過這些學校,學得技術,進入臺灣電力。 1934年日月潭第一發電所(今稱大觀廠),即將完工時,發現增加的電力要如何消耗的問題,創立「勸誘課」,推銷電力,而正好有從京都大學與專科學校畢業的臺灣人進入臺灣電力,成為「勸誘課」的主力,因勸誘的對象是臺灣人。 日月潭第一發電所的電力,竟然很快就用盡,臺灣的電源開發很順利進行,需要技術人力補充遠超過學校能提供的,在1937年度的預算中可以發現「增員」是當時重要的課題。臺電只好自己開辦「電氣講習所」,向社會招募學生。 1936年開辦「電氣講習所」,基本上以小、公學校畢業生為主,施以一期約3個月325小時的講習(不包括實習見習時間)。1939年10月林安繁社長上任,他是宇治川電氣社長,他當社長後,積極推動各項措施臺灣化,「電氣講習所」從3個月延長為1年的「從業員養成所」第二部,為基層技術人員;而招收中學畢業生施以一期2年訓練(包括實習見習時間)是為第一部,畢業後成為中階主管。 本文探討這些畢業生後來在臺電服務,支撐臺灣電力在戰後電力技術的情形。其中,高金煌43歲提早退休是被挖角,而跳槽民間企業。他留下的業績:水力發電廠裝置容量安裝超過260萬KW,在臺灣已經不可能有人能超越他。
    • 關鍵字: 技職教育、臺灣電力、電氣講習所、技術人力、技術生根
  • 研究專文
    • 高致華 華人社會兩性哲學省思─從神仙世界的愛情故事說起
    • 頁: 191-233
    • 摘要: 文化是一種積累,是過不去的過去;交織、融合,不斷推陳出新的面貌。道家認為「有生最靈,莫過乎人」。換言之,在神身上,人把握著人自己。宗教是記載人類自我主義歷史中極重要的一章,神的世界反映著人的世界;道教的神仙故事充分隱喻著世界華人最深層的哲學觀。「西王母」作為道教女仙之首,隨著思想文化、社會形態以及宗教意識的發展,陸續出現各種傳說故事。本論廣蒐各類文本,呈現西王母不同時期、地區所代表的形象與所具備的社會意涵,藉以推論當代可以接受的兩性情欲觀點。蓋情欲的表達與舒展並非男性特權,即使貴為女仙之首,西王母在演化過程中分別與黃帝、周穆王、東王公、漢武帝、玉皇大帝等配對或愛戀,豐富的情史千百年來持續被傳頌且得到認同。踏尋神話傳說中的愛戀故事,可使社會與行為科學的研究更能真實反映大中華的歷史、文化及社會特徵,或許也更能宏觀且貼切地表達大中華思想中的兩性觀。本文將女神研究作為婦女課題的一項,藉此凸顯禮教大帽下的情欲反動以及華人的兩性平權觀念,做為對當代社會性別教育的省思。
    • 關鍵字: 宗教研究、兩性平權、性別教育、情欲、瑤池金母、西王母
  • 研究專文
    • 賴俊嘉、卓克華 羅東震安宮建置沿革小考
    • 頁: 235-258
    • 摘要: 羅東震安宮原名天后宮,創建於清道光17年(1837),為羅東鎮上最早建立之媽祖廟。該地為羅東商業發展最早的地區,在清代、日治時期被稱為「羅東街」,亦是今日羅東最為繁榮的地區。 震安宮廟貌雄偉莊嚴,主祀天上聖母,從祀觀音大士、十八羅漢、比干聖相、幽冥教主、三官大帝、關聖帝君、開漳聖王等,祭祀範圍涵蓋羅東、冬山、五結、三星,為溪南地區最重要的信仰中心。本篇將探討震安宮創建年代考、震安宮沿革考等,以期對震安宮之歷史發展能有基礎性的認識。 本文採用人類學之田野調查方式,實地調查震安宮內之柱、牆、碑、匾、神像、神桌、棟樑等建築構件,並輔以歷史文獻等,參考志(縣志、鎮志)、耆老口述等交互運用之下,相信對震安宮之創建年代及沿革歷史已有清晰之釐清考證,並且無意中得到柯培元《噶瑪蘭志略》抄襲陳淑均《噶瑪蘭廳志》之一條有力證據,可謂意外之收穫。
    • 關鍵字: 鄉土信仰、宜蘭、羅東、媽祖、震安宮
  • 大事記
    • 文獻會 101.4-101.6大事記
    • 頁: 259-291
    • 摘要:  
    • 關鍵字: 大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