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直字第191期民國104(2015)年03月 - 封面
- 吳昭明撰文/劉伯樂繪圖 國父史蹟館
- 頁: 卷首
- 摘要: 建物為日據時期日人大和宗吉所經營的料亭「梅屋敷」之接應室,梅屋敷興建於1900年,為當時重要旅館建築。孫中山先生在奔走革命過程中曾住過此旅館,深富歷史人物事件價值。1983年因鐵路地下化需求而拆遷北移50公尺,目前登錄為臺北市歷史建築。
- 關鍵字: 封面
- 圖片
- 文獻會 臺北市文獻會典藏文物
- 頁: 卷首
- 摘要: 本會典藏日據時期的文物中,以這套「繪葉書」較為罕見,且年代久遠,印製於大正2年(1913),距今逾百年。全套共有4組32張,其中2組是臺灣風景,另2組是原住民圖像,均為手繪圖,本期刊出的是其中一組臺灣風景繪葉書,有8個主要景點。
- 關鍵字: 臺北憶舊、臺北市文獻會典藏文物
- 口述歷史
- 文獻會 「臺北茶產業發展」口述歷史座談會
- 頁: 1-40
- 摘要:
- 關鍵字: 口述歷史
- 研究專文
- 許雪姬 由日記看晚清北臺灣的社會生活
- 頁: 41-100
- 摘要: 晚清(1877-1895)是北臺發展關鍵的20年,舉凡台北設府、臺灣建省、臺灣割讓都在這20年中發生。臺灣建省,巡撫駐臺北,是臺北往後成為臺灣政經中心的重要因素,而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在臺的施政也以北臺為其中心,因此研究者歷來專注於此間的政治經濟,對於社會生活面則少人問津。 本文利用對研究生活史最有利的資料日記、報紙,參以時人隨筆、官員奏議來探討當時北臺社會的種種面相。士風方面,在舊式科舉到新式教育之下,難免仍有科舉陋習,童生考試成績不佳,但已設有新式的西學堂、番學堂,只是因財政匱乏而不得不關閉。在交通方面建有全清朝第一條客貨兩用鐵路自基隆到新竹;在海上航線方面,加強臺灣與上海、南洋一帶的交通,購買駕時、斯美兩輪航運其間,構成海陸新的交通線,使搭船抵基隆的旅人,可以挑選火車搭乘,到大稻埕。臺北府城內的人力車,以及為人力車造的石條路,兩旁栽植楊柳,令人印象深刻。 至於傳統的帆船、肩輿仍然是一般常用的交通工具。在當代社會文化指標的旅館,雖然1860年後西方人士來臺記載中的販仔間,呈現窳陋、蚊蝨橫行、雞豬咫尺的情況,隨著日本人引進較先進的旅館業,到了20世紀初,被邀參加揚文會士子有關投宿「學士館」感受到的清潔、明亮,可知北臺已進入現代化的歷程中。由於資料所限,本文呈現北臺的社會生活只是其一隅,欲理解其全貌,仍有待努力。
- 關鍵字: 北臺社會、日記、科舉、交通、旅館
- 大事記
- 王學新 日據時期在臺北的華籍人力車夫
- 頁: 101-134
- 摘要: 人力車為近代東方都市的短程輕便交通工具。由於人力車擁有極大便利性,以致其在日據時期臺灣各重要都市內亦發展出獨占的勢力。在北臺灣,尤其在臺北市,該業以華籍人力車夫為主要勞力來源。 臺北市華籍車夫多占全體業者半數以上,亦常逼近六成,其經營策略獨特且擁有龐大街頭勢力,因而成為本島車夫學習榜樣,也淪為警察取締的對象。 本文探討日據時期在臺灣的華籍人力車夫的從業情形及其所引發的問題、當局的管理措施等,以解明其興衰之始末。
- 關鍵字: 人力車夫、賤業、下層社會、華工、巴士
- 其他
- 游心怡、張芳瑜 地價稅對齊東街歷史建築保存再利用影響之研究
- 頁: 135-158
- 摘要: 現今文化資產保存已有受到相當的重視,受政府補助下歷史建築也常做再利用使用,但文化資產經營卻往往忽略成本負擔的問題,使得民眾經營困難,降低參與意願。許多文化資產多坐落於繁榮地區,且係高地價區域,地價之持續調整,其負擔不減反增,將使文化資產土地之保有成本提升,其所受到地價稅負擔之壓力,遠超過其他地區,於再利用上將更形困難。本研究以齊東街歷史建築為調查範圍,探討其坐落土地之地價成長狀況,並預測未來十年之地價,推算出歷史建築坐落土地之地價稅,再藉由文化資產營運模型假設推算營運狀況,期能降低營運成本,減輕稅負負擔,使民眾願意參與歷史建築營運規劃,使文化資產得以永續保存。
- 關鍵字: 地價稅、齊東街、歷史建築、再利用、營運計畫
- 其他
- 彭衍綸 淺論臺北市內湖地方傳說的采集
- 頁: 159-204
- 摘要: 隨著民間文學的重視,本土意識的強調種種因素,僅民間故事部分,臺灣各縣市即合計出版超過百冊采錄集子,但這其中卻不見號稱首善之區的臺北市,殊為可惜。 民間文學涵括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歌謠、諺語等等,範圍廣泛。因此,在此重要城市,面對二百多萬的人口,想要從事民間文學的采集是有相當的難度。但不進行,就永遠停滯不前。今日即以內湖區為範圍,並藉由各地最有機會獲得的「傳說」為代表,淺論臺北市內湖地方傳說的采集,說明此工作的重要性、可進行的工作項目,以及對未來研究的幫助。亦企希借此文,引起對臺北市民間文學采集的重視。
- 關鍵字: 內湖、地方傳說、民間文學、田野調查、地方文史
- 其他
- 王桂蘭 淡水方言央元音的漸層變異:一個地理語言學的研究
- 頁: 205-242
- 摘要: 本文經由對淡水鎮33個里的實地語言調查,以地理語言學的研究方法,探討央元音的崩潰在地理上的展現。本研究發現淡水央元音的崩潰在地理上的擴散合乎方言周圈論的預期:核心地區崩潰速度最快,周邊地區變化最緩慢,過渡地區居其中。但淡水央元音的移動方向卻有自主的選擇,並非全面向新同安腔或臺灣普通腔靠攏。
- 關鍵字: 央元音、同安腔、地理語言學
- 其他
- 文獻會 臺北市大事記民國103年10月至12月
- 頁: 243-274
- 摘要:
- 關鍵字: 大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