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直字第168期民國98(2009)年06月

臺北直字第168期民國98(2009)年06月

  • 封面
    • 莊永明撰文/唐壽南繪圖設計 榮町
    • 頁: 卷首
    • 摘要: 臺北城作為日本殖民臺灣的統治中心,剷除「清代遺風」的建築,自是要務,都市計畫的策略無不再彰顯帝國的殖民建設。 明治維新推動的「西化」下,市街改正也被應用,因此,西洋式建築逐漸林立,「島都」臺北市的日本人盤據地區,乃有所謂的「西式標準街屋」。「石坊街」(今衡陽路),蛻變成「榮盯」後,日本人以「臺北銀座」稱之,甚而將臺北市稱譽為「東方小巴黎」。 1914年改建的「榮盯」,櫛比鱗次的歐風建築物,發行大量的明信片,用以宣傳臺北的繁榮。街尾的那座有「七重天」的建築物,是1932年開幕的臺灣第一家百貨公司─菊元,是當年幾與臺灣總督府齊高的建築物。另外,當時多家唱片公司也設於該區。
    • 關鍵字: 封面
  • 圖片
    • 李可信 梅/臺北市文獻會典藏臺灣早期字畫選輯
    • 頁: 卷首
    • 摘要: 李可信(一八七五~一九四九),字石安,號紫璜山人。原籍福建福州,定居蒲田涵江。北京協和醫科大學畢業後,曾任涵江興仁醫院院長。工詩善書,尤精墨梅,淡雅似金農,吳昌碩稱之為「八閩一枝春」。與李霞、李耕合稱「興化三李」。 此幅寫意墨梅作於一九四一年。畫中擷取梅樹右岔枝幹,以三道方向殊異的弧線交錯構圖,奇異新穎。老幹古樸蒼勁,新枝英挺勃發,繁花盛開,生機盎然。全幅以溼筆寫幹,溫潤有力,氣勢飽滿,自成一格。
    • 關鍵字: 書情畫意
  • 圖片
    • 王顯詔 仿八大立軸/臺北市文獻會典藏臺灣早期字畫選輯
    • 頁: 卷首
    • 摘要: 此作完成於一九二九年,畫面的構圖十分簡潔,畫中的物像僅有石、枯枝與鳥。畫家並將此三個物像,分別安置於畫面的下、中、上三段,用以說明前景、中景與遠景的關係。前景的土石部分,畫家不用渲染的手法表現,而只以長線勾石、短線點苔的作法,區分石的分面。中景的枯幹,則以濃淡的黑色表現,至於較遠方的枝條,則以拉長斷續的線條交代,另外,再以濃黑的墨點,提點強調的部分。畫中的主角,也即是畫家有意模寫的八大山人筆下的鳥禽,則被置於畫面的最高處,如此的安排,正也回應了朱耷畫中那股孤傲的氣質。
    •  關鍵字: 書情畫意
  • 圖片
    • 王蘭生 月竹立軸/臺北市文獻會典藏臺灣早期字畫選輯
    • 頁: 卷首
    • 摘要: 王蘭生,字少維,居彰化南郭。少喜書畫,課餘時常臨寫板橋道人之蘭竹石與顏魯公的書法,稍長,入黃元壁先生父子之門,研究有年,書法進步神速。有感於板橋道人之題行,別有風韻,極欲學之,恨無門徑。及觀吳上花家藏呂世宜先生手卷,乃嘉慶間物,真蹟也,始悟用意。非先臨隸草者,難得坤妙。於是朝學蘭竹,夕臨手卷,於茲二十有餘載矣。年八十二卒。 款識:「迷漫霜雪滿山尖,竹影低扶月影纖。好絕背驢岑子過,水晶潑綠色相兼。壬寅花朝夕作。王蘭生並句。」 此畫作於一九O二年,這是一幅描繪月光下霜雪中的竹畫作品。畫家以淺淺的墨色佈染畫面,營造出月色的感覺,再以竹葉與竹枝之間留白的表現,烘托出霜雪滿佈的效果。就連岩石側的植披,也以飽含水分的墨色詮釋出雪中生機。
    • 關鍵字: 書情畫意
  • 圖片
    • 李學樵 花卉/臺北市文獻會典藏臺灣早期字畫選輯
    • 頁: 卷首
    • 摘要: 李學樵名天民,號鳴皋,台北雙連人,於清光緒初葉。詩畫皆工,師朱少敬,畫以蟹、梅、蘭、菊、竹等聞名。 畫中兩隻螃蟹不論在造形及姿態上,皆如出一轍。至於蘆草的表現,則由於畫家以墨色濃淡、葉片各自的姿態及相互的交疊,豐富了畫面的視覺效果。其中,一尾低垂近水面的蘆花,正吸引了一隻螃蟹以大螫撥弄,更為此作增添了些許的池塘生趣。
    • 關鍵字: 書情畫意
  • 口述歷史
    • 吳昭明、張家榮記錄 臺灣歌謠與李臨秋的年代座談會紀錄
    • 頁: 1-32
    • 摘要:  
    • 關鍵字: 臺灣歌謠與李臨秋的年代專題
  • 研究專文
    • 郭玉茹 傳唱百年千年的望春風──李臨秋百年冥誕紀念
    • 頁: 33-49
    • 摘要: 《望春風》這首臺語流行歌曲,不論是它的詞,或是它的旋律,永遠是臺灣人心中的最愛,作詞者──李臨秋先生,是臺北市人,有關他傳奇的一生,已有多人訪問其本人亦撰寫專文及專書論述,2009年恰逢先生百年冥誕,本文首先記載各界所舉行之各種紀念李臨秋之活動,並闡述李臨秋先生作詞之臺語流行歌曲對臺灣社會的影響力,肯定其對臺語流行歌曲界的貢獻。
    • 關鍵字: 臺灣歌謠與李臨秋的年代專題、臺語流行歌曲
  • 研究專文
    • 葉龍彥 票選臺灣新八景十二勝
    • 頁: 51-66
    • 摘要: 一九二七年臺灣日日新報公開舉辦「票選臺灣新八景十二勝」,投票地區包括日本、琉球、朝鮮等地,可說是空前絕後的民主作風,更是臺灣觀光史上的重大里程碑。 票選過程從六月四日開始宣傳,六月十日正式投票,截止至七月十日,前後三十餘天,報紙宣傳的反應熱烈,迴響不斷擴大,投票總數為三億六千萬票,顯見國民教育的普及和大眾傳播的效應。其中臺灣人柯設偕(馬偕博士外孫)認為「臺灣是東洋的瑞士,是仙境,應由政府建造成世界級的觀光勝景」。 票選結果再經審查委員開會討論後決定,別格 神域臺灣神社(今臺北圓山大飯店),靈峰新高山(今玉山),臺灣新八景是八仙山、鵝鑾鼻、太魯閣峽、淡水、壽山、阿里山、基隆港、日月潭。臺灣十二勝是八卦山、角板山、大里簡(今宜蘭蘇澳海邊)、霧社、獅頭山、五指山、草山北投、太平山、大溪、虎頭埤、新店碧潭、旗山。 票選出臺灣新八景十二勝,又使民眾感受到一種新的鄉土愛,尤其是新的風景名勝,都與山岳有關,此點又觸動登山風潮,形塑新的休閒風氣。
    • 關鍵字: 觀光、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新八景十二勝、新高山(今玉山)靈峰、東洋的瑞士、登山風潮
  • 研究專文
    • 王怡茹 日據時代臺北的現代觀光活動
    • 頁: 67-88
    • 摘要: 日治時期的臺北是臺灣的「島都」,也是日本殖民統治的發動站、現代化政策的實驗場所。殖民政府透過時間與空間的二元控制,讓臺北開始出現現代化都市的雛形。空間的統治上,利用「空間均質化」與「空間視覺化」的概念,打破臺北傳統三市街的隔閡,整合為一個「都市」的概念。在時間的統治上,「西部標準時間」徹底實施,全臺正式進入新式時間體系。這種結合「時」與「空」的二元統治政策,也成為日後臺灣現代觀光活動發展之驅動力。回歸到人文地理學對現代時間議題的興趣,可從時空收斂、時間地理學、時空壓縮三種論述來看日治時期臺北之現代觀光活動,以進一步詮釋新式時間制度出現後,對臺北現代觀光活動發展之影響。
    • 關鍵字: 觀光、新式時間、時空收斂、時間地理學、時空壓縮、觀光活動
  • 研究專文
    • 王麒銘 日治時期臺灣的神道信仰團體──以維新社為中心
    • 頁: 89-130
    •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神道信仰團體之一個案,藉由考察1933年鎌田正威成立之維新社,以究明時代背景之關聯、參與者及其活動概況、發展特色等問題。鎌田正威雖致力於提倡神道信仰,但維新社的規模有限,又因鎌田於1935年去世,該社無法存續,終至沒落。分析維新社的特質可知,該社不僅在擴張上有侷限,也無法達成同化臺灣人之目標。透過比較研究亦可知,民間雖有自發的神道信仰團體,總督府在對臺灣社會的教化上,自有其一貫的政策。儘管維新社並非由官方主導,短期間卻匯集各方力量,值得正視其背後的意涵。亦即,在臺日人如何面對1930年代日本帝國的內外變局,如何看待殖民地臺灣,以及採取何種因應行動,應為檢視此一時期臺灣史的重要視角。
    • 關鍵字: 宗教、鎌田正威、維新社、神道信仰、井上孚麿、國民精神研修所
  • 研究專文
    • 陳俊宏 馬偕牧師的艋舺之役
    • 頁: 131-158
    • 摘要: 座落於臺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二段的艋舺長老教會是馬偕北臺宣教成果中一個經常被提起的典範。筆者以斟酌設教年份上的認定為手段,來回顧這間具有歷史意義之教會的開拓過程時,發現這不僅是一項值得嘗試的考證方式;也是「馬偕研究」裡一個值得玩味的個案。本文之作主要係根據劉峰松的一篇文章,和賴永祥的十多篇〈教會史話〉的成果,以及《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艋舺教會設教120週年紀念特刊》來進行綜合性的歸納與衍義性的詮釋,俾使馬偕北臺宣教29年歷史當中最重要的「艋舺之役」能夠呈現出它的時代意義與效果來。馬偕於1895年完成了他本人在臺23年的宣教回憶錄From Far Formosa,其中第17章〈HOW BANG-KAH WAS TAKEN〉講的便是他如何「佔領」艋舺的始末,由於內容極具文獻價值且經本文多次引據,特將其全章原文內容以附錄呈現。
    • 關鍵字: 宗教、艋舺教會、龍山寺、馬偕研究、中法戰爭、艋舺教案
  • 研究專文
    • 林芬郁 日治時期七星郡北投庄日人所建之宗教信仰場所
    • 頁: 159-202
    • 摘要: 日治時期日人之宗教信仰在殖民之優勢下傳入臺灣,七星郡北投庄因淡北與新北投鐵路之興建,帶動當地溫泉業之繁榮,也間接助於僧侶從事跨區域的弘法活動和便利民眾至廟宇參拜。新北投地區在日治時期,除官方所設的北投神社(國家神道)外,另有日人興建的七星稻荷(日人民間信仰)、鐵真院(湯守觀音)、弘法大師祠(東密教)、不動明王石窟(密宗)、臺灣善光寺(淨土宗西山深草派)和大慈寺(臨濟宗妙心寺派)。而宗教信仰場所又分日本神社建築、石窟型、磯城神籬型與日式廟宇建築,宗教建築樣式琳瑯滿目、多采多姿,為北投庄增添不少人文風采。   新北投日人居住之地區因日式廟宇、溫泉旅館(和風建築)、臺北陸軍衛戌療養醫院北投分院(和洋混合式建築)等呈現特殊之建築型式,與漢人以土埆厝、紅磚、安山岩或唭哩岸岩造屋之村落型建築景觀截然不同,宛若一條無形之人文界線,明顯的區分出臺人與日人的居住型態,也對日後北投聚落空間結構之轉化過程有深遠影響。而此臺式與和式風格建築共構的臺和混種空間文化,迥異於他地,是北投地區獨有的景致。
    • 關鍵字: 宗教、北投神社、七星稻荷、鐵真院、弘法大師祠、不動明王石窟、臺灣善光寺、大慈寺、磯城神籬
  • 研究專文
    • 王受寧 音樂影劇對促成威權時代的影響:1937-1975
    • 頁: 203-238
    • 摘要: 在抗戰期間,事實上,中共主力沒有對日軍作戰。由於國共合作,組成聯合抗日作戰陣線,當時重慶的中國抗戰政府,任命周恩來擔任軍事委員會文化政治部副部長,掌管全國文化宣導工作,因此中共利用電影、音樂、歌唱,宣揚共產主義馬列思想,同時用電影揭發蔣中正政權貪污腐化無能。當時蔣中正沒有注意而忽視中共的文化統戰,終於造成國民黨喪失民心,中共獲得多數中國人的認同,佔據大陸地區,1949年國民政府被迫撤退到臺灣地區。 本論文重點研究國民政府由中國大陸撤退到臺灣後,緣於國共合作失敗影響,國民政府在臺灣決定勵精圖治、創新改革,同時強調文化宣導,重視音樂、戲劇、電影的反共愛國宣傳。但是,早期1955年以前,臺灣缺少具有影響力的著名文藝學者,所以,反共文藝變成僵硬說教式的反共八股,臺灣的戒嚴令太過於強勢,已經超越反共愛國文藝,影劇創作無法貼近民心,所以讓我們覺得早年臺灣是威權時代。
    • 關鍵字: 音樂
  • 研究專文
    • 卞鳳奎 洪以南對新思潮受容之探討
    • 頁: 239-258
    • 摘要: 1895年臺灣因甲午戰爭被迫割讓給日本,臺灣人民因此成為日本臣民。但許多知識份子因不願做日本臣民而紛紛返回中國大陸,尋求祖國的認同,洪以南亦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隨家人返回福建晉江家鄉,後其祖父洪騰雲因經濟等因素返臺。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洪以南創立「瀛社」以發揚中國傳統文學,期望能繼續傳承中國固有的文學。乍看洪以南仍代表傳統知識份子的樣貌,對於維護傳統中國文化不遺餘力。但為能讓子女接受新的西學,將其長子洪長庚送到日本接受西式教育,此又意味著洪以南對於接受西學相當認同。洪以南雖然創立「瀛社」,企圖保存中國固有傳統文化,但從《臺灣日日新報》、文獻史料或洪以南家中典藏之文物與史料;如與洪長庚彼此之間的書信及昔日舊照片中可看出,洪以南對於日本據臺後的新思潮的受容程度是相當積極的。本論文是參考前揭各種史料並為佐證,探討洪以南對於日本在臺灣統治時期所帶來的新思潮的因應態度,以及受容程度。
    • 關鍵字: 瀛社補記、洪以南、瀛社、新思潮、受容
  • 研究專文
    • 林正三 記瀛社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之一段淵源
    • 頁: 259-266
    • 摘要:  
    • 關鍵字: 瀛社補記
  • 大事記
    • 陳威遠彙編 臺北市民國97年9月至12月大事記
    • 頁: 267-315
    • 摘要:  
    • 關鍵字: 大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