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直字第148期民國93(2004)年06月

臺北直字第148期民國93(2004)年06月

  • 封面
    • 張震鐘 臺北舊酒廠四連棟建築(封面說明)
    • 頁: 卷首
    • 摘要:  
    • 關鍵字: 封面
  • 圖片
    • 張震鐘 臺北舊酒廠廠房建築裝飾
    • 頁: 卷首
    • 摘要:  
    • 關鍵字: 照片
  • 圖片
    • 本會 臺北夜市文獻座談會照片
    • 頁: 卷首
    • 摘要:  
    • 關鍵字: 照片
  • 口述歷史
    • 郭崇美 臺北夜市文獻座談會紀錄
    • 頁: 1-88
    • 摘要:  
    • 關鍵字: 臺北夜市文獻座談會專輯
  • 口述歷史
    • 郭崇美 臺北夜市文獻座談會參加人員名單
    • 頁: 89-90
    • 摘要:  
    • 關鍵字: 臺北夜市文獻座談會專輯
  • 研究專文
    • 松浦章 日治初期臺灣與日本之間的汽船定期航路
    • 頁: 91-134
    • 摘要: 日本因中日戰即甲午戰爭,戰勝清朝而統治臺灣,大阪商船公司因是「內地臺灣之間以及臺灣沿岸早日展開海運航線,洞察到是在臺灣統治上以及該島拓殖上當急之務」,於是推動臺灣總督府於明治二十九(一八九六)年五月一日,開設大阪臺灣線,此是連接日本與臺灣的航路,以及日本與臺灣之間汽船定期航路最初的開設。 由於大阪商船公司,臺灣航路是由大阪為起點經由神戶、廣島的宇品、北九州的門司和長崎,停靠熊本的三角,到達臺灣的基隆之航路,使用三隻汽船,是每個月有三次航班的運航。 關於臺灣與日本之間相互連結的航路研究,已有若干成果,但研究的主題,主要是以臺灣總督府對外的交通網為中心,特別是海上航路的整備為一環,因為了確保汽船運航的航路,以推動該政策,而關心此研究。是以這些成果,當時具體的對日本汽船的運航,其視點較欠缺。 一八九五年以降,日本開始統治臺灣,但在此之前和以後,臺灣人們,也包括日本的外國人,渡航來臺灣,在歸航之際,是乘坐何種汽船公司,花費多少的時間往來,對此尚不能說是有充分的具體研究成果。 本稿,是以日本統治臺灣初期為中心,試圖對連結日本與臺灣的航路的運航事情,作一敘述。特別主要利用大阪商船股份公司和日本郵船股份公司的社史和『大阪朝日新聞』、『臺灣新報』,所揭載汽船的「出帆廣告」。這些廣告因每日揭載,有些所揭載是社史等見不到的具體記事,可說是極為重要。
    • 關鍵字: 交通
  • 研究專文
    • 林正三 松杜之成立與沿革(上)
    • 頁: 135-168
    • 摘要: 民國初年,成立於松山(錫口)地區之古典詩社─松社,迄今已有七十餘年歷史,對於松山地區文運之肇興,實居舉足輕重之地位。該社目前仍在活動中,由於早期社員,於社史之整理與保存,不甚措意,致該社成立之經過,缺乏完整之文字記載,而當時參與創社成員,率皆物故,唯一碩果僅存之第五任社長林韓堂先生,亦屆九六高齡,昔年種種已無復清晰記憶,深屬可惜。所幸民國八十九年初,筆者應松社耆老蘇水木先生之囑,為編次《清林詩草》,獲讀其手藏《松社吟集》一、二集。其中收錄絕大部分松社自創社以來,至民國五十年間社員之詩作,覽其作品,毋寧是記錄松山地區開埠以來先民藝文發展之最佳史證,且又屬松社之第一手資料,故而興起研究之動機。
    • 關鍵字: 文學
  • 研究專文
    • 蕭開元 張深切在中國
    • 頁: 169-185
    • 摘要: 張深切(一九○四~一九六五)為臺灣日據時期的政治運動家之一,一九二四年於上海參加「臺灣自治協會」,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二七年,在廣州先後組織了「廣東臺灣學生聯合會」及「廣東臺灣革命青年團」兩個從事抗日運動的團體。一九二九年因「廣州事件」入獄服刑,至一九三○年八月出獄。出獄後轉向文化運動,首先於一九三○年組織「臺灣演劇研究會」,一九三四年擔任「臺灣文藝聯盟」委員長,發行《臺灣文藝》。一九三九年中日戰爭期間再度前往中國,於淪陷區的北京創刊《中國文藝》。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戰敗後返回臺灣,就任臺中師範學校教務主任。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發生時,因被誣告為共產黨首腦而避難於山中。後雖證實張氏無辜,但張氏自此對公職不感興趣,遂投力於著述。張氏現今所留下的許多著作,無論是戰前或戰後,皆已成為研究日據時期臺灣政治運動及文化運動之珍貴史料。以下筆者就張氏的生平及其在中國時期的重要活動,作出介紹,俾讀者能一窺張氏在抗日運動中的奮鬥過程。
    • 關鍵字: 文學
  • 研究專文
    • 杜武志 日治時期臺灣學生兵動員之探討(上)
    • 頁: 187-232
    • 摘要: 日本統治臺灣將近五十一年,雖然馬關條約,規定的是永久割讓,但臺民義不臣倭,因而變成日本用武力佔領之局面。日軍始則與漢民族周旋,又為征服原住民,從佐久間總督起,開始動干戈,結果二十幾年,臺灣始終未見天日。具有軍政性格的臺灣總督府始終不信任臺灣人,而日本兵役法規定只有設籍日本內地與樺太(Karafuto庫頁島)者,始適用日本兵役法。因而不適用日本戶籍法的臺灣人,一開始便無服兵役之義務,嚴格地講,臺民既無服兵役之義務,故非真正的日本臣民。 由於昭和初期,日本政局不穩定,又因經濟恐慌,軍部右傾少壯軍人乃趁機發動五、一五事件(海軍)、二、二六事件(陸軍),結果軍部擁有左右內閣之權,一躍把日本推上準戰時體制。繼而發動中日十五年戰爭:先是九一八,而七七事變,深受與自始主張中國門戶開放,門羅主義的英美之絕大支持。日本認為如果照單承受哈爾備忘錄(Hull Note)所提主張,而從中國撤兵,恢復九一八以前之狀態,則對不起為國捐軀的護國英靈,復深信德國可靠,乃挺而走險,向英美荷各國開戰。 在中日之戰時,日本只是在經濟上、人力上承受莫大壓力。現在要跟富有之國(Haves)─美國,世界上領土大、最富有、生產力又最大的國家開打。當初是靠偷襲,半年後「勿忘珍珠港」的巨人站起來了,有民氣可用,致力開發格拉曼(Grumann)戰機、B29、VT信管、雷達、原子彈等,而且一開始便譯解日軍密碼,以致於杜立特東京初襲後,在中途之役痛宰日海軍,在陸戰則在瓜島逼得日軍敗退「轉進」。接著日本阿茲島、塞班島、關島守軍相繼「玉碎」,至臺灣外海海空戰「零戰」已無絕對制空權,備受來自「地獄」(Hell Cat)之壓力,到了雷伊泰島之役,日軍只好發動特攻戰。而美軍登陸沖繩時,臺灣只顧要塞化,在人力動員方面,效法第十方面軍麾下之沖繩第三十二軍,跟著徵召「學徒兵」,從事一億特攻,來設法挽狂瀾於既倒了。 本文擬探討曾經武功赫赫的皇軍竟然讓臺民做身不帶槍枝的軍夫、軍屬,在領臺第四十七年才不得不讓殖民地人當志願皇軍,而領臺第五十年快要搞丟臺灣時,才實施徵兵制度,以便他們成為日本國民,而維大東亞共榮圈於不墜。
    • 關鍵字: 教育
  • 研究專文
    • 蔡承豪等 尋找失落的產業與先民的回憶~清代平溪的藍靛業
    • 頁: 233-256
    • 摘要: 說到平溪,第一個讓人聯想到的莫過於天燈了。每到元宵佳節之際,各地遊客爭相來目睹一盞盞天燈升空,使這個平溪這個山中小城增添了不少熱鬧氣氛。而除了天燈、火車等文化觀光產業之外,平溪一般較為人所知者,有日本時代的礦業和茶業。但再往上溯,也許是因為年代久遠,清代先民的經濟活動面貌已是有些模糊不清了。 近年來如三峽每年所舉辦的「藍染節」,草屯工藝研究所的「藍染之美」特展,以及陽明山的「天天天藍」體驗營等活動的舉辦,不難體會到以天然的藍草植物所提煉出來的藍色染料,搭配藍染愛好者的巧思所染織出來精緻且多樣的青藍花布,正讓臺灣陷入一股「藍染旋風」的風潮中,帶給我們全新的文化體驗。平溪的歷史,正也和這藍色染料有著密切的關係,且煉製藍靛—即藍色染料,還曾經是當地最重要的產業。故兩位筆者期盼透過此文拋磚引玉,讓這段已經淡出許多人們記憶中的重要產業,再度回到你我的身邊。 撰寫本文,主要以中、日文的調查文獻資料為基礎,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一九一六年(大正五年)刊行於《臺灣農事報》上的〈臺北廳下各地山藍關?調查〉一文。本文的調查者為楊漢龍,臺北縣士林人,一八八七年(光緒十三年)生,一般對他的瞭解」大多集中在他服務於屬於基隆顏家的臺陽集團中的事蹟,尤其是顏家對他的知遇之恩,但關於他年少時的事蹟則較少述及。一九○七年(明治四十年),方才二十出頭的楊漢龍卒業於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教育部,隨後以成績優秀,留場研究六年,從事公職,一九一四年則轉任臺北廳通譯諸職。這份報告就是在他任職於臺北廳時的成果之一。雖說調查的時間距離清代已有近三十年的時間,但對於山藍在石碇、三貂、文山、基隆、新店及深坑一帶的發展沿革,種植情況、商人和農人之間的關係等項目上,皆有詳盡的描述,足見楊氏調查的用心。關於平溪藍靛業的發展,透過本份資料,可更加詳盡的描繪出歷史脈絡。
    • 關鍵字: 產業
  • 研究專文
    • 卞鳳奎 夜市漫談
    • 頁: 257-274
    • 摘要: 民國八十三年三月我因作臺北市糕餅業者之訪談,與昔日位於迪化街的寶香齋負責人余維英的公子,即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余舜德教授認識,並獲贈余教授的大作〈對立與妥協─試論夜市與國家的關係〉一文,自此讓我對夜市有了初步的瞭解,於是企圖想進一步做深入的探討,但因能力有限,此篇文稿擱置至今,原想待有機會再提出,但日前讀到一份調查報告,寫道「猶記得我剛開始接觸夜市(此指板橋南雅夜市)這種文化是在我國小四年級的時後,我們家隔壁的巷子每周一都會擺起直直長長、香味四溢及熱鬧非凡的夜市,當時的我只要一到星期一的晚上,心裡總是波濤洶湧啊!要記得三個重點,一是晚飯不能吃太飽,二是表現要良好,三是氣氛還要剛剛好!然後就等著我們家財務部長(我母親)發號司令,大家就可以出發去ㄕㄟˇ ?ㄚ ㄑ?(逛夜市)囉!」,讀來令人玩味。為能讓更多的讀者分享,再者,以往對於國內夜市及其文化之研究,多以社會科學統計量化之角度切入,其研究成果多涵蓋某特定時間點或斷面,以漢、唐、宋、明、清、日治及民國為時間單位,扼要方式描述夜市之演變者不多。於是將多年所蒐集的資料整理成文,一者希望讓讀者瞭解夜市發展的沿革,再者也希望能讓國人對最能代表臺灣文化的夜市,能產生深厚的情感。
    • 關鍵字: 產業
  • 研究專文
    • 鄭俊彬 被遺忘的「生煤」~煤與基隆社會的互動(一九四五~一九八0)
    • 頁: 275-304
    • 摘要:  
    • 關鍵字: 產業
  • 研究專文
    • 王志文 兩河環抱共福禍~社子中洲埔「李復發號」之70股公產
    • 頁: 305-334
    • 摘要: 社子的中洲埔是臺北都會圈內的一個很有特色的河濱地區,也是唯一一塊被兩河包夾,三面環水的臺北市區。但是在三○○年前,這裏還是水澤彌漫,蘆草叢生。除了那些以漁獵?主的平埔族人,時而在這一帶活動之外,更多的是停棲著無憂無慮的鷺鷥和水鴨,以及一些春去秋來的候鳥。 清代中期以來,福建沿海的移民一批一批地來到了這塊尚未開發的土地,篳路藍縷,辛勤耕作,逐漸把這片水澤之地開發成?臺北的蔬菜之鄉,至今猶有「蔬菜專業區」的設置。 中洲埔的開發,又是與同安李姓族人的興衰緊緊聯繫在一起的。早在清代雍正、乾隆年間,福建泉州府同安縣兌山鄉一帶的李姓族人,率先來到蘆洲一帶落腳、生根。經過百年來不屈的拓墾以及各地移民的不斷增多,豐沃的良田和民居的炊煙已經遍布在淡水河的兩岸。其中也包含了社子地區的崙仔頂(今倫等街一帶)、溪洲底(約今延平北路七段)、溪沙尾(約今延平北路八段)以及本文的論述區中洲埔(約今延平北路九段)一帶地區。 開展臺灣基層社會以及家族發展變遷史的研究,其中最困擾的一點就是資料的缺乏。我們之所以能夠對兌山李「李復發號」的變遷歷史作出某些方面的描述和探索,主要是受益於李氏家族及其他村民所收藏的契約文書。這充分說明瞭搜集民間文獻資料,對於研究臺灣基層社會經濟史的重要性,這些民?手中先人的資料,不僅是個人家族的血淚史,更是整個臺灣史的「第一手」史料。所以,流落在民間與公家機關的古文書字契,其內容不應僅是私人收藏的古董或把持的禁臠,而是應公諸於世的公共智慧財,有利於整個學術界的水準提升。 事實上,中洲地區現存的各種民間文獻資料,其所反映的歷史內容,並不是我們在本文的論述中所能完全涵蓋的。特別是許多關於家族及家庭關係的文書,很值得人們去作進一步的發掘和分析。 只是此地位居整個淡水河流域的出海口,北至北縣平溪鄉,南到苗栗大霸尖山北坡,所有雨水由此宣洩而出,其地勢又是整個臺北盆地最低之區域,而地形又是脆弱的老年期沖積沙洲。早年只要一場颱風豪雨驟下,洪水肆虐河川改道;不要說文獻資料泡水流失,家屋財產隨江東去,身家性命慘遭滅頂,對當地居民而言,也是要時常面對的災難。在此種環境下,很難發現史料,大多靠口傳回憶,所以能找到些許資料,即使是隻字片語也彌足珍貴。但也因為此種特殊地理條件,孕育出「李復發號」七十股公產,異於他處的土地管理分配方式。
    • 關鍵字: 開發史
  • 研究專文
    • 陳香杏 清代臺灣的番屯制度
    • 頁: 335-354
    • 摘要: 我國屯田制度的設施,肇始於漢代,而後代有舉辦。考其要旨,主在利用戍兵,耕墾荒地,以解決糧餉問題;亦即有事則兵,無事則農,取其寓兵於農之意。 臺灣屯政之設施,創始於明鄭時期的軍屯,而有番屯制度,乃為乾隆末葉林爽文事件後之產物。此制度首意雖在獎功,但其發揮的戰力卻成為後來清廷平定民亂及番患的主要助力。 它在清廷理臺治番政策不甚正確之背景下產生,故先天條件即不足,加上後來發生的種種問題,終難避免衰落之命運。然在清代臺灣漢、番的接觸史及治安方面,卻有其不可抹滅的地位。 本文即欲探討此一制度的由來、編制及其貢獻與衰落,盼能經由蒐集及閱讀有關資料,對清代臺灣的理番政策,能有更深廣的瞭解,亦經此領會番民的純樸無奈與漢人的移墾奮鬥,以及清政府偏差的理念下如何影響一個制度的產生與解體。
    • 關鍵字: 開發史
  • 圖片
    • 楊蓮福 老照片解說
    • 頁: 355-356
    • 摘要: 日治時期圓環夜市的小吃攤 臺北市的圓環一地原是低窪沼澤,清代是田畝土墳,直到民國前三年(西元一九○九)才改闢道路,建圓環,又名橢圓公園,周邊道路成輻射狀,當時的圓環原是供人休憩的小公園,種植榕樹、七里香。民國十年左右,始有飲食攤出現,居民每到黃昏,便在南京西路、重慶北路、天水路與寧夏路的交接中心搭棚設攤,販賣草藥、土產、布匹或飲料,漸漸地形成夜市,飲食特色如雞卷、魚翅、圓環蚵仔麵線等,都具有臺灣鄉土風味。鼎盛時期,有「北有圓環,南有龍山」之稱。從此張泛黃的老照片,可看出昔日民眾聚集於臺北市圓環夜市大快朵頤,享用美食的情景,充分顯示當時民眾生活的樣貌,以及說明民眾對夜市飲食的喜愛。 日治時期的永樂町市場 這座位於今迪化街一段二十一號現代幢帷幕式建築的市場,原名為「大稻埕市場」,位於霞海城隍廟旁,此處昔日原為一座花園,日本人選擇此處建造「現代化市場」,因此,西元一九○八年,於今迪化街一段與南京西路交叉之三角地帶,建造一座長方形市場,名為「公設永樂町食料品小賣市場」,當時市場外還環圍了許多攤販、違章布行,顯得十分雜亂。光復初期,永樂市場的布疋批發,仍能延續日治時期的風光,惟自民國五十年代以後,隨著臺灣紡織業日益發展,永樂町市場的進口布疋業日漸沒落,為人們所淡忘。近年來隨著民眾對文化的重視,永樂市場重新整建,二樓並有數十家布商進駐開店,四周的老店舖仍繼續營業,形成大規模的布市。
    • 關鍵字: 臺北懷舊
  • 大事記
    • 陳威遠 臺北市民國九十三年一月至三月大事記
    • 頁: 357-390
    • 摘要:  
    • 關鍵字: 大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