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疾病與醫療相關文物

(本篇圖文刊載於《臺北文獻》季刊直字220期)
日治時期大龍峒保安宮藥籤一景日治時期大龍峒保安宮藥籤一景。臺北市大龍峒保安宮供奉保生大帝,據《淡水廳志》記載,係於嘉慶10年(1805)捐建。藥籤為受民間信仰影響而發展的民俗療法,通常設置在主祀與醫藥相關神明的廟宇內,信徒經由默禱、擲筊、求籤的方式,求得印有中藥處方的藥籤,再至藥行抓藥。(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




Art editor Img日治時期中藥房內一景。(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









日治時期中藥材製造加工一景日治時期中藥材製造加工一景。(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









日治時期臺北市壽尋常小學校衛生保健室一景日治時期臺北市壽尋常小學校衛生保健室一景,醫護人員正在為學童進行檢查。該校創立於大正4年(1915),位於今萬華區成都路98號,現校名為西門國民小學。(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






日治時期臺北仁濟院外觀日治時期臺北仁濟院外觀。仁濟院前身為清同治年間創立之私人慈善組織,日治時期合併育嬰堂、養育院、同善堂、回春院、保嬰局,成立臺北仁濟院。今址位於萬華區廣州街200號。(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






日治時期臺北仁濟院食堂一景日治時期臺北仁濟院食堂一景。(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右側)及赤十字社臺灣支部病院(左側)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右側)及赤十字社臺灣支部病院(左側)。總督府醫學校成立於明治32年(1899),歷經變革,於昭和11年(1936)改制為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即今臺灣大學醫學院),同年收購赤十字社臺灣支部病院建築;原址已改建,現為臺大醫院東址。(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臺北醫院外觀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臺北醫院外觀。醫院前身為臺北病院,明治31年(1898)改由總督府管轄,並於今常德街興建木造「和洋混合風格」建築,即本圖中的建物。建築之後拆除改建為新大樓,即今常德街臺大醫院西址。(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





日治時期松山療養所一景日治時期松山療養所一景。松山療養所前身為錫口養生院,成立於大正4年(1915),位於今臺北市南港區,為結核病患者之隔離療養場所,後改稱「松山療養所」。戰後仍作為結核病預防治療之用,歷經變革,現為衛生福利部胸腔病院,已遷至臺南市仁德區。(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


昭和8年(1933)由高雄市座安藥房寄給臺北「臺灣漢醫藥研究室」的明信片正面昭和8年(1933)由高雄市座安藥房寄給臺北「臺灣漢醫藥研究室」的明信片背面昭和8年(1933)由高雄市座安藥房寄給臺北「臺灣漢醫藥研究室」的明信片。(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












日治時期寄藥包紙袋正面日治時期寄藥包紙袋背面日治時期寄藥包紙袋。日治時期,藥商杉澤榮貫堂將「先用後利」的賣藥制度引進臺灣,藥商預先將常備藥品配置於家庭中,由消費者視需要,先使用後付費,被稱為「寄藥包」。(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








二戰後彰化縣伸港鄉健民製藥廠印製之寄藥包紙袋正面二戰後彰化縣伸港鄉健民製藥廠印製之寄藥包紙袋背面二戰後彰化縣伸港鄉健民製藥廠印製之寄藥包紙袋。日治時期引進臺灣的「寄藥包」制度,戰後仍流行於民間。早期臺灣偏鄉醫藥不發達,「寄藥包」可在第一時間緩解一般性生理疼痛及不適,費用也低廉,普遍受到家庭的歡迎。(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





漢藥輾槽為傳統中藥店壓碎藥材的工具,簡稱為「藥輾」漢藥輾槽為傳統中藥店壓碎藥材的工具,簡稱為「藥輾」,又稱為「藥碾」、「藥槽」。因藥槽形似舢舨船,故又稱「藥船」、「藥舟」;臺語稱之為「研槽」。漢藥輾槽主體由生鐵鑄成,大型者可用雙腳踩著前後滾動來碾藥,小型者則用雙手前後滾動,本物件即屬小型藥輾。(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







日治時期做藥丹丸的兩用手工搓丸機日治時期做藥丹丸的兩用手工搓丸機,可分別一次搓製12丸與20丸藥丹。全機由木製機體、活動金屬槽板與推丸桿組成,推丸桿凹槽數需與機體槽板吻合,以利搓製丹丸。(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








《醫藥食品》刊物民國54年(1965)3月1日出版之《醫藥食品》刊物。(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
















「魏中醫師診所」廣告宣傳單民國40年代臺北市「魏中醫師診所」廣告宣傳單。(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